索尔仁尼琴语录(转)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时间不能救赎一切。
●世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条生活之路。
●对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讲真话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人民的精神生活比疆土的广阔更重要,甚至比经济繁荣的程度更重要。民族的伟大在于其内部发展的高度,而不在其外在发展的高度。
●宇宙中有多少生物,就有多少中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当一个沙哑的声音向你说你被捕了,这个时候,天地就崩溃了。
●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在我的生命尽头,我希望我搜集到并在随后向读者推荐的、在我们国家经受的残酷的、昏暗年代里的历史材料、历史题材、生命图景和人物将留在我的同胞们的意识和记忆中。这是我们祖国痛苦的经验,它还将帮助我们,警告并防止我们遭受毁灭性的破裂。在俄罗斯历史上,我们多少次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坚韧和坚定,是它们搭救了我们。
●献给没有生存下来的诸君,要叙述此事他们已无能为力。但愿他们原谅我,没有看到一切,没有想起一切,没有猜到一切。
●世界正在被厚颜无耻的信念淹没,那信念就是,权力无所不能,正义一无所成。
●我们不要忘记,暴力并不是孤零零地生存的,而且它也不能够孤零零地生存:它必然与虚假交织在一起。在它们之间有着最亲密的、最深刻的自然结合。暴力在虚假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避难所,虚假在暴力中找到了它的唯一的支持。凡是曾经把暴力当作他的方式来欢呼的人就必然无情地把虚假选作他的原则。暴力在出生时就公开行动,甚至骄傲地行动着。但一旦它变得强大,得到了牢固的确立,它就立即感受到它周围的空气的稀薄,而且倘若不自贬成一团谎言的浓雾又用甜言蜜语将这些谎言包裹起来的话,它就不能够继续存在。它并非总是公开使喉咙窒息,也并不是必然使喉咙窒息,更为经常的是,它只要求其臣民发誓忠于虚假,只要求其臣民在虚假上共谋。
●只要还能在雨后的苹果树下呼吸, 就还可以生活。
●苦难有多深,人类的荣耀就有多高远。
●一个作家的任务,就是要涉及人类心灵和良心的秘密,涉及生与死之间的冲突的秘密,涉及战胜精神痛苦的秘密,涉及那些全人类适用的规律,这些规律产生于数千年前无法追忆的深处,并且只有当太阳毁灭时才会消亡。
●如果不相信有神,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转自槽边往事
P.S.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前苏联-俄罗斯的流亡作家,1980年代末以后被允许回国,2008年8月3日深夜,索尔仁尼琴由于心力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岁。 1970年10月“因他在追求俄罗斯文学不可缺少的传统时所具有的道德力量”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主要作品有1962年发表描写苏联集中营生活的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8年写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个政治犯特别收容所的中篇小说《第一圈》及叙述苏联集中营历史和现状的长篇小说《癌症病房》,1973年在西方出版《古拉格群岛》,由作者的个人经历 ,上百人的回忆、报告、书信,以及苏联官方和西方的资料组成,分七大部分叙述1918~1956年,特别是斯大林执政期间,苏联各地关押迫害数百万人的(由于是不同时期,分批处决,具体数字难以统计)集中营的情况 ,书中描述的情况令人发指。索尔仁尼琴1945年至1953因与友人通信中指责斯大林而被捕;1967年散发对本国书刊检查制度的“公开信“,抗议苏联的报刊检查制度而被苏联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谴责为叛徒,1969年他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1974年2月13日他被驱逐出境到西德,后流亡美国。
P.S. 网络限制全开,估计奥运后就都没了……但是希望开学后至少还能用个维基百科……